博施济众 治病救人
发布时间:2019/10/7 4:12:13

博施济众 治病救人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以及与疾病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科学。

 

  自古以来,民间就流传着一句俗语;“内不治喘,外不治癣。”寓意是这两种病极难治愈,特别是哮喘,更是一种顽疾,千百年来,不知危害了多少人的健康,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然而,这一顽疾却遇到了克星——孟庆云。
 
  提起哮喘专家孟庆云,可谓是海内皆知,每年慕名找其治疗的患者多达万人,不仅有国内的,还有来自美国、法国、瑞典、荷兰、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的。人们知道有一位很有名的哮喘专家,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名人背后的故事。
 
  孟庆云,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现任北京66055部队医院特聘专家。1937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的一个中医世家,其祖父、父亲都是医术高明的老中医。受家庭影响,他自幼就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年少时便跟随父亲学医。在父亲的指导下,他阅读了《黄帝内经》、《医宗金鉴》、《药性赋》、《伤寒杂病论》等我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父亲和祖父心地善良、慈悲善施,穷人来看病抓药很少收钱,因此,家里经常入不敷出,生活拮据。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和前辈一样,为人耿直,以诚待人,乐善好施,对患者更怀有深厚的感情。
1953年,多年悬壶济世从死亡线上拯救了无数生命的父亲因伤寒离世,年仅54岁。当时年仅17岁的孟庆云悲痛欲绝,在父亲的坟前长跪不起洒泪盟誓:从来生死两茫茫,秋雨和泪泣断肠,孩儿立下凌云志,一腔热血献岐黄。
 
  父亲去世后,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孟庆云与母亲艰难度日。为了维持生计,便来到当地的初级联合诊所,一边打杂,一边向老大夫学习中医。还没有扁担高的他,在这期间的苦与累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每天担水20多担,磨1斤多的药面,一天下来,身子像散了架一样。他咬紧牙关,苦苦支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为了那些被病魔吞噬的生命,为了帮助更多人获得健康,为了消除气管炎哮喘病这个不死的癌症!
 
  1959年孟庆云被保送去津沧医专深造,1962年毕业后他一方面研究父亲手中的祖传秘方,同时又走南闯北寻师求教。但他并不满足于祖传秘方,尽管他的父亲曾对他说过:这个秘方已经不错,你还奈何!
 
  孟庆云寻师走访征集百家方,走遍大江南北,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诊疗方法,确立了自己的诊疗方案;经过500多次大胆的实验,一种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独特思路——穴位注射药物并配合服用中药治疗气管炎的秘方,正式用于临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87年至1997年,孟庆云曾连续十年被香河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1988年至1998年,被河北省卫生厅评为“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1995年,被廊坊市政府授予“十佳科技工作者”、“十大杰出人物”、“科技贡献奖”。与此同时,他还先后赴欧亚讲学。孟庆云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他一生当中有两大快事,一是帮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二是医院发展了,进步了,规模扩大了。2010年被评为第十届《中国骄傲》“中国时代十大创新人物”。《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健康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及中央电视台等十几家新闻单位都相继对孟院长作出过报道,他以我国传统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标本兼治,结合现代诊疗方式,确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喜看今日,自古以来“内不治喘”的断言被他改写,孟庆云创立的用穴位注射药物治疗气管炎哮喘的方法,帮患者恢复了劳动能力。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管炎哮喘领域的杰出代表,被收入全面系统展示中国医药历史成就和当代最新成果的百集电视系列片《中国医药》中,向国内外传播!
 
       如今孟庆云教授已七十多岁,但不管在哪里,都会坚持在医疗第一线,给患者诊断、开处方、为患者确定治疗方案。 在国家中药管理局和市中医药局的领导和支持下他还准备建立支气管哮喘医院,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回忆几十年来朝朝暮暮,孟庆云教授认为他只是做了他该做的事,这辈子他当定气管哮喘顽症的克星。孟庆云院长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中华医药推向世界。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协会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美东国际B座
电话:0311-86054885 邮箱:hbszxqyjscxfwxh@126.com
本网站为服务于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冀ICP备15022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