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线搭桥建平台 多方“撮合”小微企业贷款
发布时间:2019/10/7 4:12:13

牵线搭桥建平台 多方“撮合”小微企业贷款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老大难”问题。这组数字很惊人:全省约50%的GDP和地方财政收入、60%的出口、70%的科技创新、80%的新增就业,都是他们创造的。

  河南在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事。本期,我们从一个企业老板的信贷历程说起,带你看看银企合作平台是如何运作的、有多重要,带你看看企业动态数据库的大用处,带你看看政府为此做了什么。

  东方今报评论工作室主编 路治欧

  一个小微企业的信贷之路

  陈浩是河南省港都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成立已经10年,位于新港产业集聚区,占地80余亩。据称,这是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标识标牌生产基地。但是,这样一家公司却达不到抵押贷款条件,因为用地手续虽已报批准,但证照还没下来。

  四个月前,陈浩急缺流动资金,为此每天愁得睡不着觉。陈浩说,那时新厂房刚建好,流动资金不足,客户下新订单不先给钱就不敢接,怕买不来原材料交不了工。

  经了解,他和河南标识行业协会几个副会长单位的老板,来到了位于郑州市中兴路与福禄路交叉口附近的河南商会大厦,向省工商联小微企业服务中心王副主任咨询信贷事宜。

  王副主任让陈浩放心,“最多三天,就让你们见到我们的客户经理”。

  双方见面后的第二天,小微企业服务中心的张经理就做完公司资料初审,去了陈浩的公司做贷前考察,和他一起去的还有郑州银行大学路支行的客户经理。

  贷前考察过去没两天,郑州银行和省工商联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就通知陈浩当面递交申请贷款材料。10天后,陈浩第二次来到郑州银行大学路支行签了放款合同。就这样,陈浩用了大约两周时间,200万的信用贷款拿到了手。

  做银企之间的牵线搭桥平台

  “这笔信用贷款真是帮了我的大忙。”陈浩说。

  其实,传统金融机构操作更喜欢大额贷款,不愿意接手小微企业的放贷业务。

  “银行贷款也是希望扶持处在成长期的企业。”省工商联小微企业服务中心金融服务部谭经理称。但是,小微企业找钱难,“小、急、散、无”的特点又让银行担心放贷风险太大,如何打破企业和银行间的信息壁垒就成为关键。

  由此,省工商联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应运而生。

  据了解,省工商联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重点就是牵线搭桥。

  目前,郑州银行有“互助联盟”信用贷款,浦发银行有“共赢联盟”信用贷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助业贷”小额信用贷款,广发银行对公有抵押加授信企业贷款、“生意红”小额信用贷款等。他们都是省工商联小微企业服务中心的合作对象。贷款额度少则50万,多则1000万,利率从7.4%到18.0%不等。

  截至今年9月,省工商联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先后帮扶企业1100余家,为全省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3.5亿元。

  企业越透明越规范

  越容易贷款

  为了更好地进行银企对接,省工商联小微企业服务中心还建立了省内首个小微企业动态数据库。截至今年11月底,有5788家企业数据信息入库。

  入库企业每个季度都会以报表形式,把主要经营数据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上传至数据库。这个动态数据库也为金融机构考核放贷小微企业提供了方便。在数据库的小微企业融资系统,可以一键生成贷款申请审批报告,本应该十几天才能完成的贷前审查,在这个系统里几个小时就能够完成。

  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平台还有不少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河南省中小企业统计月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有中小微企业43.35万家,从业人员1227.17万人,资产总额27501亿元。据统计,全省中小微企业贡献了全省约50%的GDP和地方财政收入、60%的出口、70%的科技创新、80%的新增就业,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8%,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

  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也相继而来。

  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杨志博在接受东方今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省内各单位、各市地为帮扶企业融资成立了过桥基金融资平台等,都是在为企业融资寻找破题之道。

  除了省工商联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河南国税局推出了税银服务平台,以“纳税信用”换“信用额度”。各级国税机关已与光大银行等10余家银行合作,推出8种服务产品。税务机关通过税银服务平台向金融机构提供涉税数据,银行对纳税人申请进行风险评估,在线授信并发放贷款。今年以来,省国税共帮助3500多户小微企业获得信用贷款22亿元。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协会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美东国际B座
电话:0311-86054885 邮箱:hbszxqyjscxfwxh@126.com
本网站为服务于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冀ICP备15022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