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会成为茅台还是迪士尼?
发布时间:2024/4/8 8:48:27

日前,泡泡玛特交出了一份比往年向好的的23年全年财报,标志着公司财务状况的回暖。
财报显示,23年公司总营收达到63.01亿元,同比增长36.47%,净利润达到10.89亿元,同比大涨128.8%。其中海外业务和抖音渠道表先抢眼,显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海外业务营收突破10亿,达到10.66亿,同比增长134.8%,而抖音平台贡献的收入更是同比大涨431.2%达到2.83亿。
一度被称之为“后浪茅台”的泡泡玛特究竟是家怎样的公司,又是如何在23年收获高增长的,我们一起来看。
说起泡泡玛特,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还停留在盲盒。的确,公司的起家、发展,再到后来的上市都离不开盲盒这一经典的玩法。
泡泡玛特最早成立于2010年,最开始是创始人王宁在香港人气杂货店LOG-ON的启发下,创立的潮流玩具公司,王宁的想法是:像超市一样售卖潮流产品。但最初几年,泡泡玛特的生意并不火爆,唯一一家开在北京中关村一个小角落的门店也从未出圈。直到2015年,王宁发现Sonny Angel的形象开始受到追捧,自己店里售卖的相关玩偶也格外畅销。受此启发,王宁在微博发问:除了Sonny Angel,大家还喜欢什么形象。总结网友的回答,王宁盯上了一个由香港设计师王信明设计的,面无表情却又十分可爱的小女孩形象Molly,为此王宁赶赴香港,当面拜访王信明,拿下了Molly的独家版权IP。2016年依托Molly形象,泡泡玛特推出了Molly十二星座系列盲盒,随即大卖,泡泡玛特一炮走红。
此后泡泡玛特就开始不断复刻Molly的成功之路,除了继续依托Molly形象打造系列潮玩放入盲盒中售卖外,还相继同PUCKY、Dimoo等IP形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推出的类似的潮玩盲盒,在市场上同样也大受追捧。这也导致泡泡玛特的业绩从2017年开始暴涨,营收从2017年不过1.58亿的水平来到2020年港交所上市时的25.13亿,并获得了资本市场一致看好,估值水平一度超过1000亿。
彼时泡泡玛特的成功,用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来说就是“赢了两次,赢麻了”。第一次是因为公司售卖的潮玩不同于普通的玩具,其主要价值不在“玩”,而在于其蕴含的设计属性和潮流元素,独特前卫的产品迎合了不少年轻群体的审美需求,甚至出现了“开心买个泡泡玛特奖励一下自己,不开心买个泡泡玛特安慰自己”的现象,通过提供情绪价值泡泡玛特获得了更高的溢价空间。
赢的“第二次”就要说到泡泡玛特玩法所带来的稀缺性。潮流玩具之所以有收藏价值,甚至时常变身“理财产品”,除了设计师的用心之外,更重要的其实是潮玩的稀缺性,并且这种稀缺性多是人为制造的,限量发售的球鞋、摆件,这些限量物品在二级市场上被炒到天价,对厂家来说只有间接好处,不能直接增加销量。但盲盒不同,为了获得稀缺的隐藏款,消费者需要一遍一遍地复购同系列的盲盒,如此泡泡玛特就把潮玩二级市场上的溢价也吃近了口袋。
如此模式一度给泡泡玛特带来了超过60%的毛利率,再加上其隐藏款独特的理财属性,才为公司赢得了“后浪的茅台”的称号。
就像杨千嬅歌里唱的那样:“其实没有一种安稳快乐,永远也不差”,泡泡玛特很快就“赢不下去了”。
“消费降级”浪潮袭来,作为非必需品的潮玩在肯定最先受到需求减少的冲击。而供给端,由于泡泡玛特一直采用的都是代工模式,而潮玩的订单相对普通玩具又小,品牌议价权相对低,这就导致原料、人工成本的上升都要泡泡玛特自己承担。同步上升的还有获取IP的成本,泡泡玛特的成功不但被资本市场看到,其他的潮玩品牌和设计师群体同样也看在眼里,更多玩家的加入使得知名IP的授权价水涨船高,年轻有潜力的设计师也倾向于采用更具发展潜力的个人工作室的模式发展。这些都全面推高了泡泡玛特的成本,使其毛利率,从2019年的64.77%下滑到2022年的57.49%,股价也在短暂突破100港币后,一路跌去80%,甚至一度跌破10港元每股。而市场上关于“Molly老了”、“泡泡玛特持续爆款IP打造能力存疑”、“早期估值高了”等质疑也一度盛嚣尘上。
面对质疑与挑战,泡泡玛特反而“做起了更大的梦”,要做“一家如迪士尼一样售卖快乐与创意的全产业链公司”,为此公司投资开发自家IP形象为主人公的手游、牵手朝阳公园打造的主题公园开门营业、官宣相关影视产品,在卡牌、收藏品、二次元周边等领域也是频频出手投资一些初创公司,甚至还在一段时间内还想要撕去自己身上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协会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美东国际B座
电话:0311-86054885 邮箱:hbszxqyjscxfwxh@126.com
本网站为服务于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冀ICP备15022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