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到向米粉“买素材”的水军,上演了一场手机品牌商战的黑色喜剧
发布时间:2023/11/22 7:53:11

网络水军是时候面对法律责任了。
在手机数码行业有这么一个情况:只要你同时看到A品牌手机在非洲挡子弹和B品牌手机突然失火这样的“新闻”,那不出意外的话某品牌马上就要发布新手机了。

其实这种抹黑其他品牌来给自己造势的情况在数码领域并不罕见,从手机到电脑,这种产品未动、“黑稿”先行的营销理念可以说从未过时。毫无疑问,用黑稿抹黑竞争对手的极容易被大众发现,毕竟怎么可能“每到发布会前竞争对手就自燃助兴”,同时也会引起潜在消费者的反感,甚至会带来法律隐患。所以最近几年“黑稿”产业也推陈出新,将目光从新闻平台放到了社交平台和用户社区当中。

在微博用户@像吴向宇又像疯发布的微博截图中,一位抖音用户收到了陌生人的私信,该陌生用户“希望用50元一条的价格购买小米手机出现卡顿、发热、掉帧等情况的视频素材”。根据介绍,这些50元一条的买来的视频素材会由他们发布到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平台,并承诺不会暴露个人隐私。

 

图片来源:微博用户@像吴向宇又像疯

另外,截图中的另一位“买家”还建议用户使用他们提供的特殊软件,人为制造卡顿后再拍摄卡顿的视频素材。除了分享软件安装包外,该“买家”还向用户分享了“口径”,表示这种操作不会有法律隐患,要求用户一口咬定是正常使用造成的卡顿,还说“这事我们常干,没有一个被起诉的”。

 

图片来源:微博用户@像吴向宇又像疯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明白这些买来的视频素材会被用到哪里了:在一些注册门槛低的网站和社区,我们可以轻松找到以“XX手机卡顿”之类的视频动态,他们有的闪烁其词,有的遮遮掩掩。而这些前言不接后语的视频,自然是“水军头子”买来的视频素材。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所有把对自己手机不满的用户都扣上水军的帽子,但对比真实用户和“水军抹黑”的视频,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异:真正的用户希望解决问题,因为手机故障切身影响了他们的利益。而黑子水军只希望宣泄和带动情绪,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利益。

其实这种抹黑手段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有趣的是,过去的黑稿素材通常是发布者自己购买拍摄的,但可能是因为“经费缩减”,现在的“黑稿头子”甚至要从别人手里“买素材”了。

社交平台给予了用户不受控的话语权
虽然说这次对小米手机不成功的抹黑最终成为了大家的笑料,但和过去依靠媒体平台的黑稿“生态”相比,这种由“云用户”发布的黑稿其实更具破坏力。手机品牌必须认识到,用户群体不仅是产品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品牌形象的塑造者。在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上,用户的评论、评价和讨论,构成了品牌公众形象的重要部分。

再加上在开放的UCG内容创作平台中,用户不仅有着和手机品牌相同的话语权,用户社区的属性也让“黑稿”能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形成更广的内容覆盖面。这也导致越来越多手机品牌开始注重互联网上关于自己品牌的“舆情控制”:

首先,越来越多品牌开始在社交平台创立“品牌安全”的账号,用专门的法务团队来响应潜在的网络抹黑情况。比如在刚刚提到的“小米卡顿视频”事件中,雷军就“抄送”小米品牌安全处理。其次,部分品牌也开始在正常的公关服务外,采购专门的“舆情管理”服务,用水军来对抗其他品牌的水军。

 

图片来源:Veer

只不过这种利用水军对抗黑稿的手段,真能挽回一般用户对手机品牌的好感吗?小雷并不这么认为。不可否认的是,手机品牌确实需要舆情管控。但在具体管控手段上,“同流合污”从来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案。

舆情控制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影响公众对品牌的看法。手机品牌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吸引目标用户群体。品牌需要通过用户群体的兴趣和需求来塑造自己的市场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舆情管理。

品牌必须意识到,舆情管理不仅是一种反应性策略,也是一种主动的品牌塑造工具。通过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对话、创造吸引用户的内容和互动,品牌可以建立正面的形象,增强用户的忠诚度和品牌的影响力。这种双向的沟通使得品牌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并影响其用户群体,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车企维权经验值得手机企业学习
作为对比,车企的品牌运营经验就很值得手机品牌们学习借鉴。不可否认的是,汽车领域本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协会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美东国际B座
电话:0311-86054885 邮箱:hbszxqyjscxfwxh@126.com
本网站为服务于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冀ICP备15022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