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新闻资讯
|
|
![]() |
视频新闻 |
![]() |
|
![]() |
协会新闻 |
![]() |
|
![]() |
国内新闻 |
![]() |
|
![]() |
国际新闻 |
![]() |
|
![]() |
协会通告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唐山分会成立通知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人员名单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保定分会成立通知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关于征集新会员的通知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诚招业务员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业务范围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驻省内各地办事处 |
![]() |
供求信息 |
建设银行:创新推进普惠金融 服务助力小微企业 |
河北 省级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开始申报 |
具备五个条件可申报河北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 |
农行河北分行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
资金投资合作 |
无边界培训:企业人力资本新引擎 |
技术创新方法培训服务 |
科技查新咨询服务 |
![]() |
贯穿2018年全年的主题无外乎几个关键词:爆雷、监管、腰斩、转型。虽然头部公司并未面临真正的危机,但仍有很多互联网金融从业者觉得,2018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糟糕年份。
这一年,尽管监管日趋严厉,但让从业者盼了许久的P2P备案还是没有如期落地。而备案的推迟,再叠加上金融去杠杆、宏观经济发展趋缓等因素,一场突如其来的雷潮把互金行业炸了个底朝天。
2017年的上市潮也在逐渐褪去,大部分上市的互金公司股价在2018年都跌去大半,而数家已经递交招股书的公司,甚至默默的没了下文。
行至年末,裁员的消息频频传出。寒潮之下,焉有完卵,裁员不是互金行业的特例,但年中的雷潮的确严重伤害了整个行业,清盘的、遇到流动性危机的平台不在少数,也导致了行业规模的整体收缩。
但也不都是坏消息。巨头都在稳扎稳打——蚂蚁金服和京东数科都在2018年完成了大额融资,腾讯金融科技的营数字力也在快速增长。其他头部公司,其战略也纷纷开始由to C转向to B,寻找到了一条更稳定和长线的发展路径。
2019年,互联网金融行业能迎来转机吗?新的行业机会又在哪里?36氪采访了数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业者和评论人士,包括拍拍贷联席CEO张俊、乐信CFO曾岩、51信用卡投资总监庞巍、量子保CEO汤鹏和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他们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预测。
作为撑起互联网金融半壁江山的P2P行业在2019年将迎来历史性的大洗牌。
2018年的雷潮之后,被一再推迟的P2P备案工作开始提速。据《财新》报道,P2P领域清理整顿完成时间延长至2019年6月。而上述多位创业者也预测,P2P备案将在2019年下半年落地完成。
这意味着从2013年开始野蛮生长的P2P行业将迎来史上最彻底的一次洗牌——拿到备案的平台正式被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内,并且将在未来收获越来越强的头部效应,而没有拿到备案的平台则不可避免的面临淘汰,这个比例会超过现有P2P平台的一半。
拍拍贷联席CEO张俊认为,P2P行业大洗牌不可避免的会在2019年引发信用风险事件,类似于2017年底现金贷监管出台后的信用风险爆发——借新还旧的链条无法持续下去,导致信用风险逐级向头部平台传递,引发共债危机。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2019年监管机构一方面会加速推动备案检查,另一方面也将积极引导无法通过备案的平台提前完成良性退出。因为,对于那些资质不足的、可预期拿不到备案的问题平台来说,退场的时间越晚,越被动,也越容易触发行业层面的共债和流动性危机,这必是监管不想看到的。
乐信CFO曾岩则认为,跳出P2P,整个金融科技行业也将在2019年迎来整合,无论是资产端还是资金端,向头部平台集中是趋势。
当然,由于金融并非一个具备垄断效应的市场,所以这种行业集中也是“适度集中”,即市场将向着“几十家大平台竞争共存”的状态演化。对于小公司来说,如果有技术壁垒则具备一定被收购的可能,但如果仅仅是有一些客户资源,则很可能直接被市场淘汰。
近一年,以BATJ为头阵,以TMD等小巨头以及各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为第二梯队的行业格局已经稳固形成。这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已经走过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在这个周期里,自营业务和to C业务是主流。
进入2018年以来,无论规模大小,几乎所有的金融科技公司都在由自营金融业务向开放平台过渡,这背后的逻辑是to C向to B的战略转型。而这个趋势,在2019年将得到全面强化。
不仅是趋势被强化,to B服务的形态也在发生进化:最初,科技公司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服务,仅限于为后者做一套系统,其角色更像技术外包商;后来,科技公司开始为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提供数据以及可迭代的数据模型,帮助后者更好的完善风控环节。
而到了2019年,金融科技领域的to B服务也将进化到第三个阶段:Fintech公司输出具体的业务能力,为金融机构设计并运营一套端到端、全业务流程的解决方案。这么做的原因在于,传统金融机构更需要的是有人做他们新业务的“大脑”,提供业务逻辑,其次才是能让业务顺利运行的系统。
举个例子,不少传统金融机构做零售金融业务很吃力——几千块一笔的借款要做到盈利的状态,需要一套与他们以往完全不同的逻辑和系统,那么金融科技公司所能提供的就是一套从贷前获客、反欺诈到贷中信用审核再到贷后催收的全流程系统。所以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Fintech公司是在帮他们建立业务,之后双方实现利润分成。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在过去几年自己在信贷业务上做到一定规模、拥有成熟技术的Fintech公司都开始转向B端的原因,相比单纯的数据或技术公司,他们将更适应新的to B服务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