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强者共舞,才能变成强者
发布时间:2019/10/7 4:12:13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40年过去,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为庆祝这一伟大历史节点,从今天起,河北日报邀请来自全省不同行业亲历者、见证者进行对话,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思考,感受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燕赵大地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向新时代致敬。

[人物名片]

魏建军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带领长城汽车从乡镇小厂高速成长为资产超千亿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代表之一。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中国汽车工业基础人物等荣誉称号。

□记者 白 云 寇国营 李 遥

1990年,魏建军26岁。

这一年,他承包了当时的保定南大园乡长城汽车制造厂。60名员工,300万元资产。当时企业的主要业务是修车、改装车。

此前,喜欢车并被誉为“保定车神”的魏建军,开着一辆拉达牌轿车在保定机场表演过漂移。他当时梦想,造一台叫响全国的汽车。他同时感觉到了财富的涌动和机会。

从生产皮卡到主攻SUV,始终相信改革开放大潮中每个人可能成为“主角”的魏建军,带领长城汽车从一个行业边缘者,成长为全球汽车的挑战者,挺起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脊梁。2018年7月10日,长城与宝马正式签署合资经营合同,携手开发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共同深耕国际市场。

“长城汽车的成长历程证明,与强者共舞,才能变成强者。”魏建军说,我们不能辜负这么一个伟大的时代。

放开市场 民企圆了造车梦

记者:5月19日,长城汽车以612亿元在自主车上市公司中品牌价值位居第一。您1990年承包长城汽车制造厂时,是否想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魏建军:完全没想到。我们村在保定南城,属于城中村,没有地。改革开放后家家户户搞经营,日子都过得很不错。

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当时我的想法比较简单,就是弄个小工厂干。

那时改革开放热火朝天,你会感觉到每个人都有机会,这激发了所有人的潜能。如果说改革开放这个时代就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主角”。

记者:在那么多行业里,您为什么选择了造车?

魏建军:我个人很喜欢汽车,当时有一辆苏联产的拉达轿车。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从保定、河北,造出一台叫响全国的汽车,甚至能拿到国际上去和外国的车比一比。

但一个乡镇企业,你想做汽车?说白了,是很大的事情啊。那时候人们对汽车实际上是有争议的。轿车是公用消费,还没有民用的说法。说汽车进入家庭,有这个可能吗?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买钢材、买材料,都是计划性的,看你是有指标的,还是非指标的。那时觉得有一个汽车是很奢侈、很奢侈的。

记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轿车工业搭建了“三大三小”汽车生产基地的构架。面对这种格局,当时感觉民营车企有机会吗?

魏建军: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时代给你的永远都是机会。几乎任何产业政策的调整,都是对民营企业的松绑。

改革开放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真的非常关键。我们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可以自己去选择,干愿意干的事。

当时做汽车的还有一帮地方企业,河北是汽车厂家数量最大的,保定是在地级市里面汽车厂家全国数量最多的,大多是民营的、集体的。

记者:但民营车企还是受限很多的。

魏建军:汽车行业也不是说一步开放到位的。

当时咱们国家流通领域,叫物资公司、机电公司,都是他们在卖车。人家不卖我们的车。后来,民营的可以卖,就有了经销商。就是参加一些展会,还有在保定火车站那儿摆着卖。当时田野、天马、长城都在车站有销售点。

而且,购买汽车不管是机关单位还是私营企业乃至个人,都要经控办(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审批,销售也要经物资公司和机电公司“批条子”。但皮卡不受限制。

1994年,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鼓励个人购买轿车。这对民营汽车企业来说本来是好消息。但因为同时执行汽车产品目录制,长城汽车成了黑户,不能再生产。那时候就是想生存下去,也是选皮卡的原因,算是一个差异化吧,也给了长城发展下去的机会。

当时外资和合资车企纷纷进入中国,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也起来了。看到人们的消费热情,国家也改变了政策,从限制消费到鼓励私人购买,加快发展汽车工业。

这些信号说明,汽车工业肯定会有更大发展。这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是最大的机会。国家在调整,我们也在调整。

与狼共舞 我们也不再是羊

记者: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当时就有人预测,中国汽车工业必将“全军覆没”,尤其是自主品牌更将不堪一击。您如何看当时那种担忧?

魏建军:事实证明,把狼放进来,与狼共舞,我们也不再是羊。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汽车工业也好,还是河北的汽车产业也好,所有的积累都没有白费。借助皮卡和SUV市场的培育,我们有了自己的研发团队,有了成熟的销售网络。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协会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美东国际B座
电话:0311-86054885 邮箱:hbszxqyjscxfwxh@126.com
本网站为服务于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冀ICP备15022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