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再推减税措施 小微企业获发展红利
发布时间:2019/10/7 4:12:13

        国务院再推减税措施 小微企业获发展红利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进一步减税措施,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后劲。会议决定,在一季度已出台降费2000亿元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六大减税举措,并预计在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大背景下,全年将再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税负3800多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明确提出,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对此,多数企业界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国务院将以进一步的减税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这将在社会上产生“放水养鱼”的效果,将有助于中小微企业未来成长,同时促进就业和“双创”工作的顺利开展。


  继续推进企业减税措施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符合这一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减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符合这一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减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相关减税措施后,多数企业界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表示,这意味着国务院将以进一步的减税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财政部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中国与全球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张连起对《经济参考报》表示,中国经济需要“有温度、能感知”的财税改革,今年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减少数千亿元税费,减税降费有一定的规模和落实的力度,企业和社会才会感知到温暖,才能避免“水过地皮湿”的现象。同时,为了助力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支出需要保证规模不减,那么就需要盘活存量资金,合理安排预算,调整支出结构,有保有压。压缩一般性的、绩效不高的支出,同时保障民生、保障重点项目、扶持困难地区,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此次推出的减税措施呈现出结构性的特点,对中小微企业、科研企业、创新企业等的政策倾斜十分明显。普华永道中国研发优惠服务主管合伙人邸占广表示,此次将推出的减税措施符合国际主要创新驱动国家,研发激励政策普遍对中小企业加大激励力度的趋势。随着后续相关具体政策出台,我国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鼓励和支持将不断加强,这将对“双创”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小微企业获发展红利


  对于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国家政策导向是继续为中小微企业减负,并且没有对电商企业加以区分,这意味着国家政策措施将涵盖大量中小微电商企业,大量中小微电商企业将再获发展红利。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向《经济参考报》表示,目前社会上对电商征税的讨论存在误区,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电商企业和电商平台本身已成为国家纳税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平台拉动海量税收的事实。对平台上的小企业征税加税的观点,不仅与国家一贯政策不符,也不利于放水养鱼、拓宽税基、拉动就业。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与全国工商联共同召开的“深化税收改革,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披露信息显示,电商平台已成为国家纳税重要力量。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此次会议上表示,与享受各种资源的大企业不同,小企业每天思考的是生死存亡。因此对于小企业该考虑的不是如何征税,而是继续减税减负。“小企业是在互联网上寻求生存机会。”马云说,“从国家的未来发展考虑,让小企业活下去活得好,才是税收杠杆调节真正应该考虑的地方”。


  马云介绍,目前阿里巴巴经济体有超过1000万卖家,近5亿活跃买家,直接创造了3000多万就业机会。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合计纳税238亿元,平均每个工作日纳税1个亿,同时,平台上企业纳税超过2000亿元。


  马云在会议上还表示,阿里巴巴非常欢迎这两年国税总局推行的营改增,其不仅给企业减负,还提供了一种税收的新思想,期盼未来新实体经济的税收征管,也会延续这样的理念,扩大税源、壮大税基。


  外界对电商的第二个误解是,认为电商领域存在巨额逃税现象。但张斌表示,国内C2C交易平台中包含了大量的小微企业和兼职经营的个人。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如果按照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每月2万元的标准换算为年营业额24万元计算,94%的网商交易额达不到起征点。剩余的6%中,有大部分在线下有实体店并进行了税务登记,以及已就线上交易缴纳了税款的大型网店,因此不存在巨额逃税现象。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协会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美东国际B座
电话:0311-86054885 邮箱:hbszxqyjscxfwxh@126.com
本网站为服务于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冀ICP备15022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