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合作社+农户” 开启巾帼脱贫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9/10/7 4:12:13

“互联网+公司+合作社+农户” 开启巾帼脱贫新模式

 

   今年以来,省妇联以“互联网+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为载体,让家庭手工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积极通过帮扶贫困妇女参与手工业、旅游业等主导产业,实现精准脱贫。

    巧手编织手工业发展蓝图

    “你看,这几件长裙,融合了传统工艺与当代水墨艺术之美,如果把它们放在我省首次旅发大会省妇联搭建的手工业服务中心,一定是一幅美丽长卷。”赞皇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崔雪琴笑容满面地对记者说,这几年通过妇联搭台,我们参加了很多展销会,不仅销售了产品,还让我们的品牌漂洋过海,走向了国际市场。

    赞皇县原村土布从业者有80多岁的老奶奶,也有20多岁的年轻人,最初只是分散式的一家一户小作坊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已发展成从棉花种植到纺织加工“一条龙”、“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专业组织。通过发展原村土布专卖店和网上概念店的销售模式,贫困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劳动力转移就业。今年,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入选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还被省妇联命名为“巧手创富”基地。

    涞源妇联则紧紧抓住首届旅发大会在家门口召开之机,创新市场化思维,将该县妇女的草编工艺与旅游相结合。“我们通过公司策划、合作社妇女加工生产的模式,用玉米皮和蒲草编织出各种带有旅游纪念意义的产品,带动居家妇女脱贫。”涞源县妇联主席张靖说。

    在我省各级妇联的组织下,全省已建立240多个专业合作社,百余个县成立了妇女创业就业服务中心。这些“龙头”将一双双“巧手”汇聚起来,零散弱小的手工业不断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成为带动地方发展的新引擎。

    搭建平台助小作坊走向大市场

    为帮助更多家庭妇女脱贫致富,省妇联发挥优势,多措并举,努力为我省妇女搭建手工业、旅游业展示展销平台,积极推动妇女手工制品从小作坊走向大市场。

    “今年5月,我们带领赞皇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参加了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全国妇联‘巾帼巧手绣中华’手工精品展。传统工艺的土布制作吸引了海内外客商的目光,极大拓宽了妇女手工艺品的省妇联主席贾玉英说,9月省妇联将在省旅发大会举办地涞源创建手工业服务中心,设置精品展示区、互动体验室、本地特色展区、培训加工生产区等功能区,这将成为展示省妇联实施“巧手创富”工程、带动妇女从事家庭手工业增收致富的新窗口。目前全省已经建设县级以上家庭手工业发展服务中心137个,成为有效推动我省家庭手工产品走向大市场的重要载体。

    为了让手工产品更好地拥抱市场,省妇联开展了巾帼特色手工艺旅游产品大赛,让手工产品与旅游结合,通过旅游带动手工产业发展。今年5月,省妇联联合省旅游委、省商务厅共同开展了“巧手融汇 大美河北”巾帼特色手工艺旅游产品大赛,通过挖掘、展示、宣传河北特色的手工艺旅游精品,发现一群心灵手巧的“河北巧姐”、推出一批手工艺旅游产品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手工项目,为贫困妇女提供作品展示推广机会。

    “搭建电商销售平台,为巾帼手工产品走向世界插上腾飞的双翼。”贾玉英说,省妇联正在筹备搭建“互联网+”巾帼创业创新服务体系,重点搭建全省各类巾帼生产、服务基地的大数据平台。同时也为妇女创业产业及相关产品开辟“产业(产品)+电商”模式,加快产品的发布与展卖,切实帮助贫困妇女增加收入。

    协同发展力推手工业迈上新高度

    省妇联注重发挥妇联组织“联动”优势,主动对接全国妇联、京津妇联,借力协同发展,打好脱贫组合拳。今年,省妇联争取了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家庭手工进社区、扶弱帮困促和谐”示范项目落户到我省,总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我省石家庄、秦皇岛、邯郸3个市的12个社区开展妇女手工培训,并通过手工大赛、中心展示、网络销售等方式,切实帮助贫困妇女增加收入。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协会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美东国际B座
电话:0311-86054885 邮箱:hbszxqyjscxfwxh@126.com
本网站为服务于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冀ICP备15022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