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消费扩大升级 增强经济韧性
发布时间:2019/10/7 4:12:13

        促进消费扩大升级 增强经济韧性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包括投资、消费、出口。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内需拉动。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尽管数据还没有最后出来,但国家统计局官员认为,今年一季度消费肯定是在这“三驾马车”中贡献率是最高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2000年我国解决了温饱,实现了总体小康,现在向全面小康过渡;过去15年我国在住和行上迈出了一大步,现在家庭汽车和住房都有明显的改善。此外,旅游、健康、养老、保险、文化、教育这些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方兴未艾。中国购买力非常旺盛,出境游去年超过1亿人次,今年春节期间又是大幅上涨,消费的潜力空间是非常大的。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生产等领域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供给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要通过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供需矛盾的解决,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26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等2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方案主要围绕十个主攻方向,实施“十大扩消费行动”,并提出了38个具体措施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

  【十大扩消费行动亮点】

  (一)城镇商品销售畅通行动:重点降低物流成本

  方案称,在尽快推动物流短板建设、逐步扩大电子商务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扩大免税店设立范围等政策的同时,要重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促进优质商品向三四线城市延伸。

  为降低物流成本,方案明确,在快递等行业推行同一工商登记机关管辖范围内“一照多址”模式改革,降低企业设立成本,提高服务居民消费的能力。

  我国有关部门一直关注并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消费。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指出,今年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加强商贸物流顶层设计。二是深入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三是支持创新城乡物流配送模式。四是提高商贸物流信息化水平。

  日前,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物流短板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通过加强物流短板建设,健全重要节点物流基础设施,改善城乡末端配送设施条件,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大幅提升农村物流水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城乡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有分析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利于加快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

  (二)农村消费升级行动:挖掘农村电商消费潜力

  方案称,在加快推进农村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乡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政策的同时,要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软硬环境,着力引导农村消费质量升级。

  为挖掘农村电商消费潜力,方案提出,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充分发挥邮政系统、供销社系统现有农村网点布局优势,支持电商和物流企业向乡镇农村延伸。鼓励供销系统年内重点建设100 个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新建和改造3 万个乡村信息化综合经营服务网点。同时要畅通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

  有分析称,国家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实现手段,将会持续的加大政策方面的投入。

  (三)居民住房改善行动:增加热点城市住宅地供应

  方案称,要给予地方调控自主权,分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消费需求。

  为稳定住房消费预期,方案提出,要增加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的住宅建设用地供应;加大对房地产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此外,允许个人公积金账户内资金随工作地点变动进行跨省跨市转移接续,允许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省内统筹管理住房公积金试点,满足居民因就业地变动而购房、返回家乡购房等需求,化解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

  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房地产市场在逐渐回暖,同时带动了相关的投资和消费。

  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我国房价分化加剧。为有效拉动住房消费,目前房地产分城施策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要避免一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形成有价无市的局面,二是在库存压力较大的城市,关键是要激起购房者的买房需求和意愿。

  (四)汽车消费促进行动:完善汽车购置和使用政策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协会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美东国际B座
电话:0311-86054885 邮箱:hbszxqyjscxfwxh@126.com
本网站为服务于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冀ICP备15022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