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新闻资讯
|
|
![]() |
视频新闻 |
![]() |
|
![]() |
协会新闻 |
![]() |
|
![]() |
国内新闻 |
![]() |
|
![]() |
国际新闻 |
![]() |
|
![]() |
协会通告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唐山分会成立通知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人员名单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保定分会成立通知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关于征集新会员的通知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诚招业务员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业务范围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驻省内各地办事处 |
![]() |
供求信息 |
建设银行:创新推进普惠金融 服务助力小微企业 |
河北 省级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开始申报 |
具备五个条件可申报河北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 |
农行河北分行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
资金投资合作 |
无边界培训:企业人力资本新引擎 |
技术创新方法培训服务 |
科技查新咨询服务 |
![]() |
中国制造2025亟需补齐人才短板
4月6日,在由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高端论坛上,包括多名院士在内的国内外100多名行业专家为中国智能制造把脉献策。如何补齐行业人才短板成为与会专家们关注、热议的焦点。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认为,中国制造和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差距在六个方面,一是质量效益差距大,二是持续发展能力差距,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差距较大,四是创新能力不强,五是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六是工业基础薄弱。此外,还有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利用率偏低,尤其是现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严重,这些都是中国制造业向强国迈进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这些问题的根本是人才短板。”屈贤明表示,其突出表现:一是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高技能人才和领军人才紧缺。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三是企业在制造业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积极性不高。四是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
记者了解到,根据我国制造业存在的质量问题突出、经济效益差、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和行业人才培养教育短板现状,“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两个三年行动计划。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仿真与计算机集成制造专家李伯虎表示,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这一整体性的战略目标,必须以“互联网+”平台为媒介,推动产学研合作,打破信息不对称壁垒,整合来自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各类资源,实现产学研生态圈内部的资源转化与共享。
在华中数控集团董事长陈吉红看来,中国要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行列,还需尽快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链,探索促进技术转移服务的新模式,构建由技术经理人协会、技术经理人公司、技术经理人组成的三级管理运行体系,催生技术转移服务的新业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