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 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发布时间:2019/10/7 4:12:13

廊坊 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位于香河机器人产业园的北京宏远皓轩科技“数字化智能生产线”日前正式建成投产。据介绍,香河机器人产业园按照“一个产业园就是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进行建设,目前已引入国内外机器人产业链企业21家,初步打造了一个涵盖核心零配件、本体和系统集成商在内的完整的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继北京宏远皓轩科技之后,该产业园一期入驻的18家企业即将陆续投入生产。

类似于香河机器人这样的产业园区,在廊坊市还有不少。近年来,廊坊市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现代产业体系。到2015年底,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11.6:53.6:34.8调整优化为8.6:44.3:47.1,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格局,实现历史性突破。

当前,廊坊市已跨入了“十三五”时期。未来五年,又该如何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廊坊市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大力实施协同发展、科技领引、开放带动、生态支撑主战略,加快建设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努力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是一条转型发展、全面发展、永续发展之路。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重大命题解好抓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真正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放在最优先的位置,让廊坊绿地常在、清水长流、蓝天永驻。”廊坊市委书记王晓东如是说。

掌握“核心抓手”

开创协同发展新局面

位于廊坊开发区的润泽国际信息港京津冀云存储数据中心A-2项目前不久举行奠基开工仪式。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扩容园区数据承载能力,进一步承接北京数据中心转移业务。据介绍,润泽信息港项目总投资98亿元,目前已入驻北京及海外互联网企业20多家。

“协同发展是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核心抓手。”在今年1月25日召开的廊坊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冯韶慧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未来五年,廊坊市将紧紧围绕“三区一地”发展定位,精准打造承载平台,构筑北中南三大协同发展功能区,构建对接京津区域新格局。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京津内外连通、便捷高效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取得重大成效,“京津研发、廊坊转化”的产业协同模式和共建共享、联防联控的生态建设格局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接近或达到京津平均水平。

“十二五”期间,廊坊市主动作为、深度对接、重点突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了良好开局。该市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建立推进机构,制定实施意见,明确了“三区一地”发展定位。持续强化与京津常态化沟通,扎实推进交通、产业、生态等领域务实合作,与大兴、通州、西城、武清等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立体化交通网络加速形成。北京新机场全面开工,新机场外围“五纵两横”综合交通规划获批,廊沧、京台高速廊坊段和京沪、津保高铁建成通车,京廊通勤高铁开通运行。产业协同持续深化。中兴研究院等一批企业区域总部落户,中轻造纸装备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鲁能生态度假区等一批央企项目开工。在全市实施建设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中,京津产业转移项目占到了35%以上。

牵住“牛鼻子”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由廊坊市与中科院北京分院重点推进的“绿色印刷创新服务平台”院市合作项目,日前在三河市落地并投产。该平台主要应用纳米喷墨直接制版技术,无需显影、定影等环节,从源头上杜绝了化学废液和废水的排放,实现了绿色制版,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传统印刷制版相比,每年可为京津冀区域10000多家印刷企业减少污水排放100多万吨。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和技术进步是关键。“十二五”以来,廊坊市紧紧扭住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牛鼻子”,坚持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累计建设亿元以上项目2289项,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达到60%以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超额完成压减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过剩产能任务,单位GDP能耗提前一年完成省定任务;累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281项,投入工业技改资金2334亿元,近两年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24.1%,增幅居全省前列。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8%,成为发展最快的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4.3%;高端制造业增加值从107.4亿元增至201.8亿元,年均增长13.4%;服务业增加值从470亿元增至1131.3亿元,总量超过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38.1%提高到61.6%。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协会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美东国际B座
电话:0311-86054885 邮箱:hbszxqyjscxfwxh@126.com
本网站为服务于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冀ICP备15022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