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十二五”科技创新结硕果
发布时间:2019/10/7 4:12:13

承德市“十二五”科技创新结硕果

    “十二五”以来,承德市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突出科教兴市战略,树立创新驱动理念,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工作成效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十二五”以来,承德市共承担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163项,获得资金支持1.1亿元。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33个,获得支持资金4464万元。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863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重点项目13项。

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组织实施了重大创新和支撑项目87项,争取资金支持4916万元。万利通集团“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工艺研究”、承钢公司“钒系列合金材料高效制备及产业化技术研究”、金科科技公司“萃取沉钒新工艺生产高纯氧化钒”分别列入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承钢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编制了我国首个《氮化钒铁》技术标准。围绕生态农业效益提升,组织实施了国家、省农业科技项目54项,争取资金支持2865万元,通过“抓龙头带基地”的方式推动中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市中药材人工栽培面积达到47.8万亩,居全省第一。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实施了一批民生科技项目,在医疗救治、公共安全管理、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重点推进了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科技惠民培育工程,共投资13.5亿元实施了62项实验区示范项目。承德市首个国家科技惠民项目“平泉农村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争取国家支持资金952万元。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在钒钛新材料、仪器仪表、装备制造和中医药等产业引进开发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和壮大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家,其中颈复康药业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承德市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零的突破。同时,建立科技金融互动机制,与承德银行签订了《科技金融全方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科技型企业服务特色支行”,专门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特色化、全方位金融服务。

    “十二五”以来,承德市积极推进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骨干优势企业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建立和完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具有承德特色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级各类科研服务机构90个,全市企业孵化器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

    三是园区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承德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承德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一批国字号园区和基地相继建成,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载体和平台。目前,全市建成各类省级以上园区21个。

    承德高新区于2012年成功晋级,成为全省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了滦平县张百湾、承德县六沟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组织实施了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0多项,申请专利254件,授权专利116件。“国家火炬计划承德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50项,取得科研成果86项,8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6个产品荣获河北省名牌产品称号。“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启动实施的两个重点文化项目在2014年度河北省文化产业“三个十”评选中被评为“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协会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美东国际B座
电话:0311-86054885 邮箱:hbszxqyjscxfwxh@126.com
本网站为服务于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冀ICP备15022468号-1